第36卷第4期2023年8月振动工程学报JournalofVibrationEngineeringVol.36No.4Aug.2023快速谐波荷载作用下仿古建筑双枋-柱组合件力学性能研究董金爽1,2,公衍茹1,隋龑2,翟磊2,黄斌1(1.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海南海口570228;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摘要:为研究仿古建筑双枋⁃柱组合件的破坏特征及力学性能,选取典型仿古建筑双枋⁃柱组合件作为模型结构,该结构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并在枋⁃柱连接处设置黏滞阻尼器,采用快速谐波往复荷载形式的加载制度,对3个该类型结构模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其中包括2个布设黏滞阻尼器的试件及1个未布设阻尼器的对比试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力学性能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性能及强度和刚度退化等。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通过合理设置黏滞阻尼器可显著提升仿古建筑关键受力节点的力学性能。布设黏滞阻尼器后双枋⁃柱组合件的滞回曲线包络的面积更大,骨架曲线下降段更平缓,变形能力有显著改善。承载能力提高13.9%~14.1%,延性提高13.0%~18.6%;黏滞阻尼器与结构可协同受力,显著改善结构破坏阶段的变形性能,提高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关键词:仿古建筑;双枋⁃柱组合件;谐波荷载;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TU3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523(2023)04-1073-10DOI:10.16385/j.cnki.issn.1004-4523.2023.04.0211概述仿古建筑是指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建造形似古建筑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它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又对其有一定的创新,尤其在历史文化名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2],如图1所示。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仿古建筑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升仿古建筑的艺术性、相关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结构(构件)力学性能等方面。薛建阳等[3⁃5]和Xue等[6]针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仿古建筑梁⁃柱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和仿古建筑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结果均表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钢结构的仿古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满足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钢结构仿古建筑节点滞回性能良好;隋龑等[7⁃9]进行的正弦波快速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仿古建筑梁⁃柱节点试验表明,在仿古建筑节点设置黏滞阻尼器可显著提升其力学性能;谢启芳等[10⁃11]进行的混凝土仿古建筑双梁⁃柱节点试验表明其延性系数较低,抗震性能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当前,针对仿古建筑中典型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