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圆园23年*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整体性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07-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赵兰。作者简介:1.赵兰(1969-),女,重庆人,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数学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与教学研究;2.余志渊(1965-),男,重庆人,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初中数学教研组长、中学正高级教师、重庆市特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与教学研究。姻赵兰1,余志渊2摘要:情境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必要条件,真实化是跨学科学习情境建构的基本要求。真实化情境主要是指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真实感受,真正能够基于情境探索思考,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实化情境的关键在于情境符合生活逻辑、合乎生活关系,能促成真实生活体验且具有生活意义等。跨学科学习的真实化情境建构一方面要立足生活,基于现实建构情境;另一方面则需要尽可能地使学生深度沉浸于情境中,使之与情境互动,促成学生的真实化体验。关键词:跨学科学习;真实化情境;学生生活引用格式:赵兰,余志渊.跨学科学习的真实化情境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35):42-45.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粤文章编号:1004-633X(2023)35-0042-04跨学科学习的本质特点是打破学科已有界线,对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和情境化,从而使学生进行综合化学习,使之形成结构化知识和思维,从而能够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和系统化思维去认识客观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的最佳效果产生于现实的问题解决或经验的情境之中。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情境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要浸润在情境中形成深刻体验,才能获取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这里所指的情境必须是真实化的情境,只有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才有意义。因此,对跨学科学习情境的研究,一方面,要强调情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情境的真实化。所谓真实化情境就学生心理而言,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合学生经验、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意义和价值的“特定环境”,关键在于是否贴合学生心理与经验。一、真实化情境:跨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中生成,学习情境的创设应该致力于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回归真实,应该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跨学科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的真实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学习内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