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现代传播2023年第8期(总第325期)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研究王建华刘文艳一一、引言《共产党宣言》(下文简称《宣言》)可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陈望道先生的《宣言》译本是我国首个中文全译本,是最早对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进行全面系统阐释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与对真理的探寻产生了重大影响。埃德加·斯诺(EdgarSnow)在《西行漫记》(RedStarOverChina)中曾记载:“有三本书对我(毛泽东)的思想影响特别大,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最正确解释之后,便从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翻译的,是用中文印行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陈望道译本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陈望道《宣言》译本自诞生以来,百年间产【内容摘要】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国内第一个全译本,作为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的纲领性著作对改变中国社会发挥了引领性作用。其翻译与传播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当前研究对其历史背景与传播脉络关注较多,对译本再现的译介过程关注不足,对译本的跨文化传播分析更是鲜有出现。基于跨文化传播理论,分析译者如何运用文化涵化翻译策略在《共产党宣言》首个全译本中成功再现原文的跨文化语境下叙事性、句构性和修辞性,实现宣传和组织群众的鼓动性和感染性传播效果,并在为《共产党宣言》译本及译者研究提供新的传播学视角的同时,为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国际传播理论构建及传播能力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共产党宣言》;文化涵化生了数十种译本。学界从多维的不同视角对《宣言》陈望道译本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1)版本学视角研究(陈红娟,2015/2018;方红,2019),(2)语言学和文学视角的研究(霍四通,2021;王东风、李宁,2012;吴建广,2018),(3)历史学视角研究(邹振环,1996;梁展,2016;杨丽、黄忠廉,2020),(4)概念与思想史研究(李博,2003;方红,2006;陈力卫,2006;陈红娟,2017/2021),(5)传播学视阈研究(方红、王克非,2011/2014;王海军,2013;方红,2019/2020)。纵观上述研究,已有学者从传播学视角对《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展开研究,如方红、王克非(2020)对《宣言》百年汉译出版及传播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