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第22期园艺学多花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1]。九华黄精属多花黄精,为池州市特色优势道地中药材,九华黄精产业是池州市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近年来,随着黄精在药品、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受经济利益驱动,乱采滥挖导致野生九华黄精资源渐趋枯竭,严重影响了九华黄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九华黄精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势在必行。1九华黄精种质资源现状1.1资源分布黄精属植物在全球分布广泛,以北温带为主,全世界约有40余种,我国有39种黄精属植物[2]。张定成等[3]对黄精属植物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安徽黄精属植物共11种,分别为琅琊黄精、长梗黄精、安徽黄精、湖北黄精、多花黄精、距药黄精、长苞黄精、金寨黄精、轮叶黄精、黄精、玉竹。据池州市农业部门野生资源普查,池州市黄精属植物分布最集中最广泛的是多花黄精和玉竹,湖北黄精、长梗黄精、距药黄精也有零星分布。黄精属植物野生资源广泛分布于九华山、仙寓山、牯牛降等山脉和周边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的核心区域为环九华山地区,主要生长在海拔200~1000m的常绿阔叶林、竹林林下以及林缘、山坡阴湿处。九华黄精因核心产区在九华山区域而得名九华黄精。21世纪以前,池州市野生黄精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富集区山林可采根茎1000kg/hm2左右。近年来,随着野生黄精市场需求量增加,掠夺性采挖导致野生资源急剧下降,黄精成片生长区已经很少,目前以零星分布为主,年份较久的野生黄精更是难得一见。1.2形态特征九华黄精一般植株高50~100cm,叶互生,常见卵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长披针形;花较大,花被黄绿色,长12~25mm;无苞片或苞片膜质而较小,长不超过1cm,早落;伞形花序具3~8朵花;苞片微小,位于花梗中下部,或无苞片;花丝顶端成距,或膨大至具囊状突起但无距;花药长3.5~4.0mm;子房长3~6mm,花柱长12~15mm。浆果黑色,直径约1cm,具3~9粒种子,种子呈圆珠形,质地坚硬,种脐明显,呈深褐色。花期在5—6月,果期在8—10月。九华黄精最典型的特征是根状茎肥厚,多呈结节状姜形或连珠状,茎痕较小、节间极短[4]。1.3品质特色据相关文献介绍,多花黄精形态特征、有效成分含量形成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海拔高度、温度、土壤酸碱度和磷钾含量等因子影响较大。章小雨等[5]研究结果表明,黄精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