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8期2023年8月doi:10.3969/j.issn.1673-2006.2023.08.004摘要:精准扶贫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中国千年的贫困问题,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推动全民共同富裕伟大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以十八大以来CSSCI来源期刊中精准扶贫研究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关键词分析、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绘制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果发现,精准扶贫研究热点聚焦于扶贫理念、具体措施、机制模式、演变趋势等方面,系统展现了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及趋势。展望未来,在新时代贫困治理研究与实践中,应重点将精准扶贫中涵养的扶贫攻坚精神、超强组织执行优势等,贯彻到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迈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关键词:精准扶贫;CiteSpace;农村;贫困治理中图分类号:G353;F320文献标识码:A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为巩固脱贫成果,需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效衔接,防止脱贫后返贫。回溯我国近10年的精准脱贫史,是党和国家对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庄严承诺,更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懈追求。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坚持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精准扶贫”作为消除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得到了深入的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旨在通过精准定向,瞄准贫困人群,就其贫困根源精准施策。“精准”不仅针对扶贫对象,也是指在扶贫工作落实过程中在项目安排、绩效考核等举措上的精准操作。2015年,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更加瞄准脱贫的具体目标;2017年召开的十九大更是将精准脱贫作为要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了要坚持大扶贫格局。精准扶贫成为国家“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实现[2]。目前,我国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收稿日期:2022-05-20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8D51)。作者简介:吴丽丽(1982一),女,内蒙古通辽人,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14宿州学院学报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精准扶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