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023·8档案馆2023年是习近平同志作出关于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重要论述20周年。为全面推进档案工作现代化先行,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与数智时代民生档案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浙江省湖州市档案馆聚焦“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难”活动,围绕健全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资源和利用体系,探索开展“人的全生命周期”档案一体化数字管理调研,提出对策建议,打造民生档案治理的“湖州样本”。背景意义“人的全生命周期”档案一体化数字管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回应民生诉求、保障民众利益、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主动服务“数字政府”建设、探索长三角一体化档案合作发展的创新实践;是融入中心工作、打造“实干争先”标志性成果、助力幸福新湖州建设的重要举措。把档案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人的全生命周期,可以推动民生档案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要做法市档案馆依托“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基础,巩固省级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利用试点成果,推进“人的全生命周期”档案一体化数字管理,探索建立“1+7+N”(“1”即市档案馆数据资源中心,“7”为出生、教育、置业、婚姻、就医、养老、身后7个人生阶段的涉民单位数据分中心,“N”为基于“人的全生命周期”档案数据的应用场景)的工作体系,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档案数字化管理走深走实。1.摸清底数,构建“一端收集”图网成立民生档案数字化归集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档案资源归集,绘好一张市域民生档案分布图。聚焦“应归尽归,应收尽收”目标,重点对接卫健、民政、教育、公积金、人社、医保、自规7个涉民单位,解决婚姻、不动产、社保、公积金、土地确权等重点民生电子档案进馆难题。截至目前,馆藏民生档案57.29万卷,数字化率达100%。对保存在馆外的民生档案通过上门指导和跟踪服务,推动殡葬档案和学籍档案数字化。依托“电子文件单套归档与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国家级试点成果,探索构建存量数字化与增量电子化并重的数字档案资源体系。2.先行先试,打造“一键归档”通道聚焦“归什么”“在哪归”“怎么归”问题,依托全省“浙里数字档案”重大应用试点—“湖州市域数字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以下简称“市域一体化平台”),围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