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卷第3期2023年9月Vol.21No.3Sep.2023新时代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intheNewEra作者简介:冯艳平(1998—),女,河南信阳,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世致用的现代化阐释(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冯艳平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经世致用的现代化阐释,分析其内涵、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回顾了经世致用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阐明了其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次,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路径,阐释了经世致用的现代化路径和实现方式;最后,本文总结了经世致用的现代化阐释对于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关键词:经世致用;现代化;内在逻辑;路径;实现方式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冀L1500023(2023)03-0051-04一、经世致用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经世致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将学问、知识或技能应用于实际事务,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它强调政治家和官员应该注重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经世致用是一个古老而又广泛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其涵义会有所不同。这个成语强调将所学所知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以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实际帮助,为社会、国家或人民的利益做出贡献。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追求真知与实用相统一。无论是学术研究、专业技能还是实际工作,都应该注重"经世致用"的原则。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我们可以解决问题、改善生活、促进社会进步。这种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经世致用的概念可以追溯到《论语》中孔子的言论:“学而优则仕,乐而好之。富而无骄,贫而无谄,而以此道之,不服则修。”《论语·学而》。孟子认为要“养民以治,治人以事”,以治理社会为根本任务,以生产建设为手段,使国家富强、民众富裕。这一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成为了许多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对象。“经世致用”的理念根植于儒家思想,特别是孟子的思想。儒家强调学问与实践的结合,追求为人民谋福利、治理国家的实际能力。唐代李世民在《唐书》中提出“能致用,方是人才”,宋代思想家程颐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通过实践来获取真知。他认为,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才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