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2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5No.22024年3月JournalofYansh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Mar.20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契合性刘遵峰,宁建红,马新萌(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收稿日期]2023-05-06[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北省社科发展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同一性”(202307078);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同向同行’目标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互构研究”(20JDSZK064);2023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融合研究”(GXDJ2023B060)[作者简介]刘遵峰(1974—),男,河北沧州人,博士,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宁建红(1997—),女,甘肃临潭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马新萌(1997—),女,山东济宁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通、彼此契合,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契合性,具备理想观念、人文情怀、实践精神的契合性,二者能够在结合中擦出灿烂的真理火花,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要求,能够更加准确地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顺利进行,能够更好帮助我们把握历史文化主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性[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4020920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两个结合”,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第二个结合”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认识中得到充分体现,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不二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发展传承座谈会上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因此,现阶段需对传统文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