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中国梦视域下高校田径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路径王智斌(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广东珠海519090)摘要:高校田径课程作为公共体育必修课程中的一门专项课,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田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大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有效途径。高校田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既有天然优势,又有现实意义,更是时代召唤。本文以高校田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价值为切入点,针对高校田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建设路径展开了探讨。关键词:中国梦;田径;课程思政;价值;路径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98(2024)01-0034-04前言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十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反复阐释“中国梦”。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同心共圆中国梦”。实际上,早在2014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经从民族精神层面阐释过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意义:“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1]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2]田径作为最基础的体育项目,不仅是中华民族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体育强国梦乃至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高校田径课程作为公共体育必修课程中的一门专项课,随着近年来中国田径的崛起,以及课程本身具有“身体力行”的特点,所以天然具有德育属性优势,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田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大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有效途径。[3]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把高校田径课程打造成寓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文化科学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于一体,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育人阵地,具有重要和迫切的意义。一、高校田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价值与天然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体育领域为实现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所进行的自我革新与转型升级过程。[4]近十年来,中国田径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