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圆园23年8月第13卷第23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及其对心功能指标、机体耐力水平的影响隋亚玉孙翠玲*(烟台市市直机关医院,山东烟台264000)【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与其对心功能指标、机体耐力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规范西药方案治疗;观察组25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运动康复疗法,两组均持续治疗3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耐力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高于对照组(P约0.05)。结论在西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能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增加患者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运动康复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指标;耐力水平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指发生在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由高血压、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各种因素导致的心肌损害,也被称为持续性心力衰竭,发病以后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1]。慢性心力衰竭可以直接降低外周组织的血流速度和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导致外周组织缺血,从而引起各系统的长期慢性缺氧缺血的临床表现,最终导致患者病程延长、病情加重,降低其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多为药物对症治疗,使用美托洛尔、呋塞米、螺内酯、卡托普利等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也有观点认为单纯的西药治疗对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有限,甚至长时间用药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3]。当前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规范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运动康复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运动康复治疗操作简单、可行性高,且不会额外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上愈发重要[4]。因此,研究选择了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一步研究康复治疗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