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第37卷第2期阴山学刊YINSHANACADEMICJOURNALMar.2024Vol.37No.2定位本雅明在批判理论内在批判思想史的贡献———兼评《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廖优(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2)摘要:内在批判是批判理论的核心方法论。本雅明从德国浪漫主义(耶拿)的艺术批判概念中发展出自己的批判方法,并将其命名为内在批判。本雅明早年的内在批判与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在缘起、致思路径、批判范式及最终旨趣上具有亲缘性,上述论证可确定本雅明的内在批判在整个批判理论内在批判发展史的位置。尽管由于各种因素本雅明博士论文的关注度低于他之后创作的作品,但实际上作为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在批判一直贯穿于本雅明的其他著作中。关键词:内在批判;本雅明;批判理论;亲缘性中图分类号:B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69(2024)02-0073-09通常认为,批判理论的核心方法论———内在批判(immanenteKritik),沿袭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批判方法。近年来,有学者关注到本雅明的博士论文《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①(DerBegriffderKunstkritikinderdeutschenRomantik)中已经出现了内在批判的相关论述[1][2],也有学者开始从批判理论成员内部追溯内在批判的起源,如国内已有学者注意到阿多尔诺的内在批判其实受到了本雅明思想的影响,主要是受到了本雅明《德国悲悼剧的起源》(UrsprungdesDeutschenTrauerspiels)一书中的“讽喻”(allegory)的影响[3]。那么本雅明早年(还未与批判理论成员建立联系)②在其博士论文中阐发的内在批判与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之间存在何种关联?二者是否存在亲缘性?论述本雅明博士论文阶段的内在批判与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的亲缘性,以此明确本雅明的内在批判理论在整个批判理论内在批判发展史中的地位,是本文研究的核心要义。本文将首先介绍并反驳以芬利森(GordonFinlayson)为代表的反对意见,其次详细解读本雅明在博士论文中所阐述的内在批判概念,并证明他前后对内在批判使用的一惯性,最后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论证本雅明早年阐述的内在批判与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具有内在亲缘性,甚至可能37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