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THENEWVOICEOFYUE-FU(JournaloftheShenyangConservatoryofMusic)No.1,2024笔墨书戏音《沈阳菊史》述评张若琦商树利[摘要】在清代地方戏曲史的研究成果中,对东北地区的戏曲活动概况进行专门研究与论述的较少,在将范围缩小至沈阳后,可见的研究成果更如凤毛麟角一般。而《沈阳菊史》一书少见地记录了清末民初沈阳地区的戏曲活动概况,成为清末地方戏曲史研究中不可替代的存在。然而,时至今日,仍未见有学人对此书抑或此书背后隐匿的清末民初沈阳戏曲活动情况进行探索与研究,本文遂浅说书籍本体、执笔者身份、著作价值与局限,以期探微而知著。【关键词]《沈阳菊史》;版本;作者考证;价值与局限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24)01-0082-9D0I:10.20093/j.cnki.CN21-1080/J.2024.01.09《沈阳菊史》1一书的内容,涵盖范围不算狭窄,既有人,也有剧,甚至体现出当时菊坛的整体环境与氛围。据《沈阳菊史》原书中“沈阳菊史叙”的末尾“民国纪元五月,金粟如来”一句,以及由沈阳文史馆所编的《沈阳菊史》(2014年出版)一书的前言部分可知,此书稿完成于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二年(1913年)由东三省公报馆印行五百册,而撰稿时间未可知。除“沈阳菊史叙”外,原书主体内容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印句(第一、四、七、八部分)、小柳(第二部分)、蓉剑(第三、五部分)执笔,第六部分则为当时沈阳雅好戏曲的文人挥洒笔墨作赠予或品评坤伶的韵语与评论。书中蕴含的与地方戏曲文化相关的细微信息函待寻查,概能填补清代地方戏曲史研究未涉及或遗漏的细微之处。作者简介:张若琦(1996一),女,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商树利(1973一),男,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民国]印句编著:《沈阳菊史》,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编,齐守成、刘竟、李冬红校注,沈阳:沈阳出版社,2014年。张若琦商树利:笔墨书戏音83一、《沈阳菊史》版本小议2020年2月2日至3日,笔者前往辽宁省图书馆未能寻得《沈阳菊史》原本。但是,得知《沈阳菊史》目前共有三个版本:其一,于民国二年(1913年)由东三省公报馆印行的版本;其二,于1984年由辽宁省图书馆据1913年原本影印而出版的版本;其三,由齐守成、刘竟、李冬红校注1,于2014年由沈阳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据辽宁省图书馆的馆藏分布情况记录可知,1913年印行的原本保存于古籍阅览室,1984年出版的影印版本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