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库ThinkTank502023年10月05日·第19期教师专业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在广大的学校中,很多教师学习意识不足,对于专业发展没有自我认知、自我规划,以至于“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与“现有教师的专业能力”出现错位,新课程改革面临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从教师观念入手,帮助教师树立两个层面的认知:一是精神层面的使命认知——教师如果没有专业发展,就难以推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因此,教师要坚定以自我发展来推动教育发展的信念;二是现实层面的责任认知——促进学生与学校发展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过程中,教师也会获得自我的生命顿悟与质量提升,活出自我,活出精彩。另一方面,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开展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改进行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性策略文_时俊反思现实问题,改变教师教学理念要改进课堂教学,就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初中数学为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课堂教学存在一种“八股”现象:故设“情景引入”,迷惑学生开始;惯用“小组讨论”,制造表面活跃;串烧“师生交流”,自找场面热闹;拼凑“例题练习”,力求知识完备;合唱“自主小结”,粉饰教学反馈;设置“分层作业”,假面个体差异;强化“信息技术”,弱视传统技能;追求“学生主体”,弱化教师地位。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理念却往往成了飘荡在教室上空的云,未能真正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比如,但凡公开课,都以热闹的讨论为主。很多教师视之为新课改课堂教学的真谛,这其实是对合作探究理解不足。须知,合作探究只有在必需或适合的情况下发生,StudyingAbroadMagazine51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真实有效的情境应该对课堂教学起到“承载”作用,而不是徒有华丽外表的“装饰”。之所以产生那种只看热闹的现象,就是因为教师没有对新课程理念进行深入打磨,由此而导致“说的是新一套,做的却是老一套”。甚至有些时候,连说的都有问题——很多教师还在使用以前的评课标准,其落脚点围绕教师的“教”而展开,认为学生的“学”轻如鸿毛。这样一来,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新课堂就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学”为重心,以学生的行为表现倒推教师在课堂上“教”的表现,这才是建立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