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0期总第87期【课堂聚焦·教学设计】教学立意观照下的初中历史常态课教学设计——以“明朝的统治”一课为例严立明1,黎英2(1.龙岩市长汀县馆前中学,福建龙岩366306;2.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常态课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积累史是、史实和史识的主要渠道。教学立意观照下的初中历史常态课设计,既是历史教育需要积极思考的理论问题,也是一线历史教师需要着力解决的实践问题。以“明朝的统治”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误解作为教学的切入口,让学生通过有层次的问题链,在教学立意的统摄下开展学习,对明朝形成整体认知。【关键词】常态课教学;初中历史;教学立意;教学设计【作者简介】严立明,高级教师,长汀县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黎英,高级教师,漳州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电化教育馆2022年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中学教师信息素养测评框架及培养策略研究”(KT2253)关于教学的“灵魂”,李惠军老师有一个极为精当、凝练的表述,他认为教学“灵魂”是一节课的神来之笔,是“统摄这段历史的主轴和主线”[1]。从某个角度来讲,教学立意就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一个好的历史教学设计,一定具备一个富有意蕴的教学立意,以教学“灵魂”来统摄、统整教学要素,使得单独的一堂课既有形又有魂,做到以形托魂、以魂统形。有教学立意统帅的单课教学设计,其教学才会有通识、通性、通感而富有整体感和深度。为了使常态课也变成有整体感、有深度、有“灵魂”的课堂,下文以“明朝的统治”一课为例,探究如何确定教学立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常态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立意的确定教学立意的确定,应当先做到了解基本学情,明白学生对这一主题有什么想法,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有疑问。调查得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明朝的印象不佳。虽然具体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是社会对明朝的整体评价否定、贬低的倾向比较明显,这也影响了学生对明朝的评价。宋庆峰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这样评论道:朱元璋在政治、军事方面革故鼎新,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为明代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是该书又进一步做了总结:“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的时代,但总的来看,我国的科技已落后于西方。”[2]诸如此类的评价说明,虽然明史的学术研究肯定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