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第41卷第2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unnanMinzu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41,No2Mar2024【作者简介】田里,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边境旅游对国家安全影响及治理研究”(21AJY023)、文化和旅游部智库项目“跨境旅游合作与国家文化安全研究”(18ZK02)、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口岸建设发展研究”(2023CX05)、云南大学“跨境旅游与国家安全研究创新团队”(CY2262420209)阶段成果。①杨效忠,彭敏:《边境旅游研究综述及展望》,载《人文地理》2012年第4期。②张生瑞,等:《中国陆地边境旅游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载《地理研究》2020年第2期。③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67页。④孙宏年:《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边疆治理初探》,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⑤于婷婷,左冰,阿荣,等:《中国边境地区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载《经济地理》2021年第2期。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2021-10-23)[2024-01-16].https://www.gov.cn/xinwen/2021-10/23/content_5644507.htm.⑦田里:《边境旅游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研究》,载《湖湘论坛》2022年第2期。⑧田里,吴信值,王桀:《国外跨境旅游合作研究进展与启示》,载《旅游学刊》2018年第7期。边境旅游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韧性视角田里,孟帅康(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摘要:作为“兴边富民”的重要方式,边境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边境地区国家安全产生深刻影响。在韧性视角下,边境旅游影响表现为边境社会文化韧性、边境生态环境韧性和边境经济发展韧性;边境旅游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过程存在“边境地区开放—地方韧性损耗”的逻辑;在以去边界化、去边缘化和去地方化为主的边境地区开放作用下,边境旅游导致以吸收力、适应力和恢复力为主的地方韧性渐变,产生安全冗余、安全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