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第28卷第2期DOI:10.19411/j.cnki.1007-7030.2024.02.006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angzhou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Mar.2024Vol.28No.2“断代”现象的蔓延及其后果研究陈友华,宗实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现代年轻人的婚育观念与传统普婚普育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抗拒生育,甚至抗拒结婚,进而出现了“断代”现象,并迅速蔓延开来。“断代”指不育而导致的“绝后”现象。当个人生命历程嵌入刚性的制度环境中,给生育带来了更大的时间配置压力时,媒介环境又使得消极生育观念迅速弥散。一方面,传统结婚生育的单一路径选择被打破,人们可以自主选择期望的人生,另一方面,亦需关注终身不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即更可能出现个体层面的孤独至死与宏观层面的人类社会难以为继等后果。关键词:断代;低生育率;个人生命历程;孤独至死;社会福利中图分类号:C924.2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仅1200万人,总和生育率仅有1.3,远低于更替生育水平,为“极低生育率”,已经跌入“低生育率陷阱”。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1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一1.48%。2023年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至令人难以置信的1左右,中国成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与地区之一。面对人口、经济与社会形势的变化与挑战,自2013年开始党中央对生育政策连续进行了三次调整,先后实施“单独二孩”“全面二孩”“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但令人遗憾的是,生育观念一经形成,短时间内是难以彻底改变的,人口变量也具有惰性、累积、惯性、周期性、不可逆性等特点(图1)。因此,当极低生育率在中国形成时,实际上预示着育龄人群的生育观念与生育行为早在此之前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只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致使我们的认知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已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7030(2024)02-0065-1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口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研究”(23&ZD186)作者简介:陈友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①低生育率一般有三个分级标准:一是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即低生育率;二是总和生育率低于1.5,被称为“很低生育率”;三是总和生育率低于1.3,被称为“极低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