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ANDONGMAN漫说文艺—168—民办高校表演专业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李天舒陈阳西安外事学院西安710077摘要: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表演专业学生的数量正在日益增长,然而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与评价却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民办高校表演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混合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与总结创作能力培养与评价的逻辑关系与实际操作方案。研究发现强化创新意识、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工作有待加强;而在创作能力的评价方面,大部分评价体系偏重于技巧练习和理论学习,忽视了对创新与实践的评价。研究建议,建立完善的创作能力培养体系和评价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质量。本文不仅为民办高校表演专业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引,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民办高校;表演专业学生;创作能力培养;创作能力评价。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民办高校表演专业学生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他们是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新生力量,对他们的教育质量和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群体的创作能力培养与评价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当前的教育体系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技巧和理论知识,而对创新意识、艺术修养、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却相对缺乏。再者,在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时,多数评价体系过于注重技巧和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对创新与实践的评价。因此,如何优化教育方法,建立有效的创作能力培养体系以及全面而公正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民办高校表演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究创作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提高我国民办高校文艺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南。1、现状分析和问题提出1.1我国民办高校表演专业学生创作能力的现状我国的表演教育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表演专业[1]。由于表演艺术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特别是在民办高校,受限于资源和管理条件,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国民办高校表演专业的学生创作能力整体偏弱。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着技巧和思维上的不足。他们往往过于依赖老师的指导,缺乏自主创作的能力[2]。学生的创作范围和创作形式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