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37卷第3期2024年2月Vol.37No.3February2024艺术科技陆游的一生,正逢宋朝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年代。读书学习、家庭教养和时代洗礼使陆游在少年时代就确定了“扫胡尘”“吞残虏”的抱负,并且坚持不懈,其科举失利、仕途不顺、生活颠沛均与之息息相关。诗人言其“四十从戎驻南郑”时,创作上发生了“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的巨大变化,表明陆游深受屈原影响,其自觉将诗篇与现实斗争密切联系起来,对屈原的书写展现出深刻的家国烙印,同时继承了楚辞哀思伤怀的传统而富于感伤或悲剧意味,以“怨句”为底色加以呈现。1…陆游书写屈原诗作类型分析1.1…与屈原相关与屈原相关指屈原其名直接出现于诗歌题目或内容中,其频次见表1。屈原,名平,字灵均,曾任三闾大夫,与宋玉合称“屈宋”,与贾谊合称“屈贾”,因此以上关键词从字面上反映出诗歌与屈原相关。其中,屈宋并提10首,在同类型并提模式的诗歌中数量最多。陆游时常亲临“屈宋藩篱”,抒发异代相通的家国身世之感,表达对屈宋辞赋成就的肯定与仰慕之情,“微言入孤梦,恍与屈宋游”“是间傥有句,可与屈宋邻”“时时醉黄封,高咏追屈宋”等句有追蹑之意。同时,“屈宋遗音今尚绝”“屈宋死千载,谁能起九原”等诗则反映出诗人有感于屈宋品行与成就无人承继的遗憾。陆游“对于‘屈骚’的学习和汲取可以说是贯穿一生”[1],从少儿时期到涉世的逐步加深,诗人希冀从“屈贾”中汲取养料。“尽拾灵均怨句新”是杨万里对陆游诗的评价,由此可见屈原对陆游诗歌创作影响之深。1.2…与诗题相关与诗题相关指诗歌中没有直接出现屈原其名,而是出现《楚辞》代表篇目及其中的代表意象,其频次见表2。《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同时也是屈原开创的新诗体。据统计,楚辞《离骚》篇在陆游诗作中的出现频率较高,由此可以看出陆游对《离骚》的喜爱和珍视,因常用心诵读而了然于心,如“有口但可读离骚”“平生离骚读千遍,屈沱秭归要亲见”“离骚古文傍倦枕”等。《招魂》是借巫阳之口诉说故园之可爱,劝魂魄归来安享,所以陆游书写屈原诗作中对“招魂”的化用多伴随诗人身处旅途异乡的孤寂之情与年华不再壮志犹存却无处施展的愤懑之思,如“客路一身真吊影,故园万里欲招魂”“月兔捣霜供换骨,湘娥鼓瑟为招魂”“汉廷虽好老,楚泽未招魂”等。《九歌》是屈原的抒情组诗,其中寄寓了屈原的人生感喟,陆游诗作中可见对《九歌》的化用,如“七泽苍茫非故国,九歌哀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