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SQUAREENGLISHSQUARE3597565103@qq.comTel:027-87158992[摘要]虚假礼貌话语是介于礼貌和不礼貌之间的一种言语行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交际中也出现了虚假礼貌话语现象。本文基于Leech的礼貌原则,在互联网社交媒体——新浪微博中的热点评论中筛选出虚假礼貌话语,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网络交际中的虚假礼貌话语进行类别研究,将其分为相对礼貌和相对不礼貌大类别下的四种语用类别,从而分析网络虚假礼貌话语对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的影响。[关键词]礼貌原则;网络交际;虚假礼貌话语[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3-0046-04礼貌原则下网络交际中的虚假礼貌话语类别研究□马驰收稿日期:2023-9-23作者简介:马驰,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研究背景在人际交往中,礼貌原则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也是语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现状之下,网络虚假礼貌现象也愈发盛行。虚假礼貌话语是介于礼貌和不礼貌之间的一种模糊的言语行为,表面上遵循礼貌原则、实际上却违背了礼貌原则,带有目的性地对听话人的面子构成威胁。随着互联网大环境的发展,人们适应了网络社交。由于披着网络的外衣,网络虚假礼貌话语往往比日常交际虚假礼貌话语更具模糊性和任意性。因此,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网络交际中的虚假礼貌话语着手,结合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对网络交际中的虚假礼貌话语进行类别研究。本文选取了新浪微博中要闻热搜榜的热点话题为语料,对这些话题的评论进行研究,从而对其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网络交际中虚假礼貌话语对网络交际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2礼貌原则与虚假礼貌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家Goffman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面子”问题。在1973年,Brown和Levinson沿用了Goffman提出的“面子”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释。Leech(1983)在面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探讨了交际中为维系面子所采取的礼貌策略。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理论,人们有意违反会话准则是为了表示礼貌。简单地说,“礼貌原则”要求人们在语言交流中尽可能地回避那些既不利于别人也不利于自己的意见、降低那些贬损别人或夸奖自己的言论,也尽可能地降低与别人意见和情绪相左的情形。礼貌原则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格。自礼貌原则的提出,国内外便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