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年4月第8卷第7期髋关节骨折患者CT征象和CT定量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张梅(蒙阴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临沂276200)【摘要】目的:观察髋关节骨折患者CT征象和CT定量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髋关节骨折患者78例,观察患者的CT征象表现,将其分为股骨颈骨折组(n=48)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组(n=30)。比较两组髋部骨密度(BMD)、CT定量参数,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定量参数对髋关节骨折部位的诊断价值。结果:CT检查显示,7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粉碎性骨折34例,碎片骨折35例,横断骨折5例,裂纹骨折4例,其中38例骨折端均有明显错位;合并髋关节脱位3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15例,合并关节囊肿胀48例,合并髋关节软组织血肿21例。两组患者全髋、股骨颈、粗隆及粗隆间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折组患者的股骨颈区域最小横截面积(CSA)、屈曲比率(BR)低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组,且髋关节轴线肠道(HAL)高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SA、BR、HAL诊断髋关节骨折患者骨折部位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82cm3、15.01、113.53mm,且三项指标联合(串联)预测肝损伤的AUC及特异性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CT定量参数CSA、BR及HAL对髋关节骨折部位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三者联合有助于提高诊断价值。【关键词】髋关节;骨折;CT征象;CT定量参数;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7-0051-04髋关节主要由髋臼与股骨头两部分组成,是人体负重最多的关节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最易受累。髋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关节内骨折类型,患者常伴有多处损伤及合并症,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1-2]。相关研究报道,髋关节骨折发病率较高,患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髋部疼痛、肿胀、畸形,且伴有部分功能障碍,由于髋部解剖结构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若处理不及时会增加致残风险,对患者躯体功能与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3]。现阶段临床常采用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对髋关节骨折进行诊断与评估,其中X线片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优点,但对于髋关节粉碎性骨折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较差[4-5]。定量CT能通过测量三维空间体积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更加全面反映机体髋部几何结构,从而为髋关节骨折的诊断提供依据[6]。当前CT检查在髋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