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024年第2期课堂在线教材新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思辨性阅读的实战方略邹国娟摘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笔者从思辨阅读教学入手,在多方归纳、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引领、帮助学生架构“问题型”阅读课堂,选取适宜的阅读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阅读,帮助他们有效破除阅读障碍,在选择与探寻中厘清书中人物及关系,从而培养他们阅读长篇小说的思维能力和主导意识。关键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思辨性阅读;实战方略一、引领、帮助架构“问题型”阅读课堂笔者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后,开设了导读课。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情节发展等角度,先由笔者对小说内容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一开始,学生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笔者又指导学生进行第二轮阅读,期望在深读中发现问题。后来学生提出了“保尔为何选择达雅作为终身伴侣”“保尔与丽达的爱情遭遇了什么困难”“在保尔人生旅途中,冬妮娅为何成为了过客,她对保尔有哪些影响”等问题。归类整理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笔者发现不少学生视界有限,在阅读时只把问题聚焦于爱情方面,对保尔整个人生的锤炼过程关注不多。笔者及时纠差,爱情只是保尔人生的一小部分,请关注保尔的革命成长进程,对保尔伟大人格的形成要进行全面梳理。一些学生提出:1.保尔是如何将自身角色与革命需要结合起来的?2.保尔在革命进程中经历了哪些困难和挑战?3.保尔用什么办法克服困难和挑战?4.保尔的成长之路对他的性格和品格形成有何影响?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学生的格局逐渐变大,更好地理解了保尔的伟大人格。也从中获得启示:遭遇困难和挑战时该怎样面对,如何实现自身成长的洗礼。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确立自身认知[1]。只有把相对复杂的问题搞清楚,才能明辨是非。笔者采用多种方法,如课堂讨论、口头辩论、难点微写作等,引领学生探索小说的深层含义,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达到怎样的艺术高度等。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就能深入理解小说的人物主题、人文内涵、精神价值和写作技巧了。二、思辨性阅读需要以“母题—议题—问题”层层引领名著思辨阅读,提倡以“母题”切入经典的方法。“母题”是贯穿人物、故事始终的哲学性命题,成为统一整个作品的思辨性线索。母题切入的意义,在于解决学生阅读碎片化、随意性问题,使阅读从片面、肤浅走向全局和深入[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教学,笔者拟定了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