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第1页第01讲意思表示分类、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考情分析“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是《经济法》中第二章,近年(2015到2021)来考试最多5分,最少2分,平均分值3分,分值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考试题型覆盖了单选、多选。本章适合理解学习,对第四章学习有所帮助。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第二节代理第三节诉讼时效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①意思表示②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链接】行为是让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一种法律事实。“意思表示”指通过语言、文字、形体词汇等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的行为。1.意思表示分类★★(1)根据是否有相对人分类①有相对人(有他人受领才生效)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同步受领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如当面、电话。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到达相对人时生效。如催告、解除合同。②无相对人(无他人受领即生效)表示完成时生效。如抛弃动产、遗嘱等。【例题·多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有()。A.抛弃动产B.授予代理权C.设立遗嘱D.行使解除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于意思表示完成时即可产生法律效力,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如遗嘱行为、抛弃动产等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但并非所有单方行为都是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撤销权的行使、法定代理人的追认等为单方行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又分为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表示。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如订立合同过程中的要约和承诺、债务免除、授予代理权、合同解除等意思表示,均采取到达主义。旭晟出品必属精品扫描上面二维码加微信领取资料考前精准押题微信:1240392823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第2页(2)特殊非对话意思表示分类①公告公告方式作出的,公告发布时生效。如悬赏公告。②数据电文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3)根据意思表示是否明示分类(民法典第140条)①明示②默示Ⅰ推定(如对方催债,我方要求宽限期);Ⅱ沉默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举例】①效力待定的合同,经催告被代理人没有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无意思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