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CAMPUS教学纵横33-丛雪萍-浅谈初中历史跨学科作业优化设计——以“中国行——跑出加速度”为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围绕某一特定的研究主题,以历史学科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依托,整合、联通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对真实问题进行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在面对历史和现实问题时,勇于求真务实,善于思考,并积极获取生活体验。为此,教师设计历史跨学科作业时须从细微处着手,秉持“以德育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为学生研究学习搭建多维度的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指导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不同学科能力、社会生活经验等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学会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方法,促进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实现学习的有效迁移。那么,应如何设计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注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现代作业模式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主题中,提供了“在身边发现历史”这一学习主题,建议指导学生通过街道、建筑、老照片、老物件、口述采访等,了解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切身感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铸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一主题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便于从身边的老照片、老物件、口述采访以及自己亲历相关的变化着手,探究变化原因,感悟时代进步。于是在这一大的主题之下,笔者选择“行”这一小切口,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视野,由此将作业设计的主题进一步确立为:“中国行——跑出加速度”。一、以“生”为本,满足学生“素养”之需通过设计的形式“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笔者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作业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活动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满足学生对探索的渴望、对研究的兴趣,以达到“以德育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此,笔者的作业设计从今昔交通工具的变迁着眼,或通过采访祖辈、父辈,或查询网络、文献资料,了解不同时期人们出行的交通方式,并将搜集到的具有具体生活情境的家庭老照片(例如:上下班、走亲访友、春运回家过年等照片)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将亲身体验过的交通工具同搜集到的交通工具对比,结合资料分析卡和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