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借助微写作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张保飞(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嘉明实验小学,山东聊城252000)摘要:教学体系的优化推动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角度出发,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微写作的具体内涵以及应用优势;从应用场景出发,提出了随文微写作、课外拓展微写作以及生活化微写作三种模式,以期能够提升小学写作教学的整体质量。关键词:微写作;表达能力;写作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针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生活经验不足、词汇积累量不够以及认知不完善,都是导致小学生写作困难,作文内容枯燥、逻辑不通等的原因。而微写作是建立在原有长篇作文的基础上,经过整合和提炼形成的新型写作方式,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制订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微写作指导方案,通过碎片化整合以及细节引导,让学生爱上写作。一、微写作的概念及应用优势1.概念结合当前一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微写作通常是建立在精细化写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选择事物的某一方面细节进行局部放大,深度分析其中的特点和内容,然后通过片段性、缩写、略写、简写等方式进行语言描述。但是从整体教学领域来看,对于微写作的定义还未能进行完全统一,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为微写作是一种简单的写作手法,可以作为写作预热的前提条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微写作能够将学生头脑中的“灵光一现”表达出来,可以作为记录或者观察生活的重要手段。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微写作在我国古代文学体系中便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比如唐诗、宋词、对联、谜语以及生活化的格言,都可以被称为微型的文学作品。从其本质也可以看出,微写作的作品往往有着言简意赅的语言结构,其表述的内容有复杂、精简等多种不同的特点。因此当前在教育领域中出现的微写作,通常具备以上这些作品的相同特点,往往是内容较为集中且篇幅较短的作品。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微写作的模式有助于让学生精练语言,提升语言的整合和运用能力,还可以交流信息。2.应用优势结合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部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有较多的困难。打造灵活多样的写作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因此,微写作成为当前教师应用最多的一种写作教学手段,或者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写作习惯。写作不再成为具有目的性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