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2023年10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No.28October,2023基金项目: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合肥—南京双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wzyrw202242。作者简介:章蕾(1994—),女,安徽铜陵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交通一体化视角下南京-合肥双都市圈协同发展研究章蕾(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摘要:推进南京-合肥双都市圈协同发展,是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文章以交通一体化为视角,从公路交通协同、铁路交通协同、水路交通协同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南京-合肥双都市圈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结果表明,南京都市圈交通协同程度较高,合肥都市圈相对较低,南京-合肥双都市圈交通协同程度尚可,但仍存在都市圈之间没有列车互通、铁路班次密度较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交通一体化机制,健全都市圈通勤交通网,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关键词:交通一体化;都市圈;协同发展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0引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事关我国发展大局,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则是助推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一环。2019年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要实现都市圈之间的协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1年,由安徽省和江苏省联合印发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进一步指出,江苏、安徽两省要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共同发力,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在交通一体化视角下,以南京-合肥双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南京-合肥双都市圈发展现状,分析两大都市圈之间以及都市圈内部的协同情况,探究未来该区域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从而为南京-合肥双都市圈的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参考。1国内外研究现状1.1都市圈协同发展概念“都市圈”的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Gottmann[1]于1957年在研究美国东北部城市时提出的。此后,国内外学者对都市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都市圈的协同发展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Meijers[2]指出,都市间关系的本质是协同,并且都市圈通过协同能够产生大于个体参与者之和的协同效应;陆军等[3]认为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是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新着力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解学梅等[4]对都市圈协同创新演化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协同。综上所述,都市圈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已经成为学者们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