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年1月第8卷第2期腹部超声结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作用分析陈燕玲,谢丽玲,黄日林(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珠海519000)【摘要】目的:研究肠套叠患儿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联合浅表超声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肠套叠的患儿68例。在接受治疗前,分别进行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浅表超声检查及联合检测。受试者均进行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检查,并以此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检查阳性61例,阴性7例;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阳性57例,浅表超声检查58例,联合检查61例;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及浅表超声联合检测的阴性预测值、灵敏度与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单一检查(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率高于浅表超声单一检查(P<0.05);联合检查检出61例存在腹部肿块,21例处于右上腹,20例处于右中腹,10例处于左腹,10例处于肚脐上方;61例存在典型超套叠超声图像,超声横切面“同心圆征”、纵切面“套筒征”等。结论:在病情诊断过程中,肠套叠患儿应用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浅表超声技术可及时发现病变,联合应用后,可提高诊断效果和疾病的治疗效果,争取更多有效时间,使患儿的转归更加理想。【关键词】肠套叠;腹部超声;浅表超声【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2-0169-03临床上,肠套叠多由于幼儿回盲肠游动性较大、小肠系膜较长、淋巴组织丰富等原因,造成肠管套入相连肠腔,致使肠内容物受阻。小儿肠套叠为儿科常见急腹症,该疾病起病急、进展快,若未获得及时准确的治疗,可致肠出血、坏死甚至穿孔等诸多急危重症,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可使治疗的有效性得到充分保障,使患儿预后更加理想[1-3]。该疾病常常因为患儿无特异性表现,使得病情判断比较困难,并且结合X线检查,误诊率、漏诊率均较高。近几年,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使其在各种急腹症的诊断中,发挥显著作用。超声为目前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检查技术,优势明显,应用广泛,深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4-5]。本文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肠套叠的患儿68例,探讨在诊断肠套叠过程中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联合浅表超声技术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肠套叠的患儿68例,在接受治疗前,均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