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医药前沿2024年1月第14卷第3期综合医学肺癌化疗患者并发细菌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和血清MMP-9、TIMP-1变化情况分析翁伟(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无锡214000)【摘要】目的:分析肺癌化疗患者并发细菌性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并分析血清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436例经病理及活检确诊的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以铂类药物为主进行化疗,根据患者有无化疗后肺部细菌感染情况分为合并肺部感染组123例,未合并肺部感染组313例。采分析比较两组肺癌化疗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以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肺癌化疗合并肺部感染组123例患者中,共分离出92株,其中61株革兰阴性菌、31株革兰阳性菌。在61株革兰阴性菌中,排在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34.43%(21/61),其次是大肠埃希菌26.23%(16/61)。在31株革兰阳性菌中,排在首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5.16%(14/31),其次是肺炎链球菌41.93%(13/31)。化疗后24h、48h,合并肺部感染组患MMP9、TIMP-1、sCD163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统计肺癌化疗病患极易合并肺部感染,且为细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属于主要致病菌。合并肺部感染者的血清指标MMP9、TIMP-1等水平相对偏高于未合并肺部感染者,对于观察病患的化疗病情有重要临床意义。【关键词】肺癌;化疗;细菌性肺部感染;病原菌;血清MMP-9;TIMP-1;sCD163【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24)03-0144-03肺癌发生率逐年升高,其致死率高达27%[1]。由于肺癌起病隐蔽,大部分患者被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且缺乏有效的药物,因此,尽管可以在2年后进行外科手术,但2年后仍有约25%的患者会发生复发和转移[2]。肺癌发生发展与转移密切相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其最主要的生物学特性,也是导致临床疗效不佳甚至致死的主要因素[3]。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由肿瘤组织(如肿瘤)自身的脱落、肿瘤组织内的基质被破坏、进入血液循环、迁移、黏附、定植等多个环节所致。其中,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分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一种能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的蛋白,其能与组织蛋白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