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第1页第12.2讲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确定样本规模、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二)确定样本规模1.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1)可接受的误受风险(反向)(2)可容忍错报(反向)(3)预计总体错报(正向)(4)总体规模(几乎无影响)(5)总体变异性(正向)(1)可接受的误受风险(反向)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分为两类: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在细节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误受风险。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在确定可接受的误受风险水平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下列因素:①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正向)②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反向)③针对同一审计目标(财务报表认定)的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包括分析程序。(反向)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愿意承担的审计风险通常为5%~10%。当审计风险既定时,如果注册会计师将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就可以在实质性程序中接受较高的误受风险。当可接受的误受风险增加时,实质性程序所需的样本规模降低。相反,如果注册会计师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可接受的误受风险降低,所需的样本规模就增加。比较:在设计样本时,与控制测试中对信赖不足风险的关注相比,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对误拒风险的关注程度通常更高。(2)可容忍错报(反向)①可容忍错报是注册会计师能够接受的最大金额的错报。②可容忍错报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③可容忍错报可能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④确定可容忍错报的考虑因素:a.事实错报和推断错报的预期金额;b.被审计单位对建议的调整所持的态度;c.金额需要估计或无法准确确定的账户的数量;d.经营场所、分支机构或某账户中样本组合的数量;e.测试项目占账户全部项目的比例。(3)预计总体错报(正向)①预计总体错报不应超过可容忍错报。②在既定的可容忍错报下,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和频率越小,所需的样本规模也越小。③确定预计总体错报的考虑因素:a.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营风险;b.以前年度对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进行测试的结果;c.初始样本的测试结果;d.相关实质性程序的结果;e.相关控制测试的结果或控制在会计期间的变化。(4)总体规模(影响很小)总体中的项目数量在细节测试中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很小。因此,按总体的固定百分比确定样本规模通旭晟出品必属精品扫描上面二维码加微信领取资料考前精准押题微信:1240392823注册会计师-审计第2页常缺乏效率。(5)总体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