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的有效策略梁素娟(仙游县鲤南中心小学,福建仙游351200)【摘要】器乐演奏,在点燃音乐热情、开阔音乐视野、促进音乐创造、增强音乐审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益于小学生音乐才能的开发。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启示,关注器乐教学价值,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之策展开了探究。而后,结合教学实例,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说明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施策路径。以期通过审美视听、听辨演奏、律动创编等活动,挖掘小学生音乐学习潜力,深化他们对音乐艺术内涵的理解,促进其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深远发展。【关键词】小学课堂;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器乐教学【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5-0085-04【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5.026核心素养,即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形成的有益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当下基础教育的关键指导思想,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音乐隶属于艺术范畴,对于小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维度说明了具体的培养要求,包括提升审美情趣、促进艺术表现、提高艺术实践力、提高创造能力、增强文化理解与自信等。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器乐教学,应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器乐教学积极影响,助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小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水平。一、小学音乐器乐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联系之思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启发和提升学习者通过音乐表达思想和情绪的本能表现力,从音乐产生的本源与本质出发,建构“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教学,造就学习者学习音乐的最佳状态,使学习者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愉悦身心。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获得启示,小学音乐课堂关注器乐教学,根据学生兴趣特点打造“动起来”的课堂,创设多样化的器乐教学活动,以音乐节奏、旋律、音色、速度等要素为学生学习的线索,激活学生手、脑、眼、耳、口多感官,带动他们对器乐欣赏、演奏的协调参与,让教学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具有点燃学生音乐审美与创造热情、激发音乐表现与创造欲望、提高音乐审美与想象能力、培养健康音乐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