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前沿2024年3月第14卷第9期综合医学·129·盆腔器官脱垂的编码探讨蔡小丹,梁静敏(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珠海市妇女儿童医院>病案科广东珠海519000)【摘要】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与传统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对盆腔器官脱垂的分度标准并非一一对应,当医院使用的是POP-Q分度法时,编码员应了解到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中的女性生殖器脱垂分级采用的是传统的盆腔器官脱垂分度,编码时应该多加注意。而手术术式、手术部位、入路、手术材料的不同都会影响到ICD-9-CM-3手术编码,该疾病手术编码时尤其需注意是否用到补片或者移植物。编码员在编码过程中需不断地更新医学知识,了解当前中国诊治指南推荐使用的诊治方法与ICD-10中分类的区别与联系,需要了解每个手术的特点,从而提高编码质量。本文通过介绍传统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相关知识,了解两种分度法的联系与区别,以及针对盆腔器官脱垂的盆底支持组织缺陷的部位选择的手术方式进行探讨,从而准确编码。【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传统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ICD-10疾病编码;ICD-9-CM-3手术编码【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24)09-0129-03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肌肉及筋膜组织异常造成的盆腔器官下垂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异常或功能障碍,主要症状为阴道口肿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是妇科的常见病。对于盆腔器官脱垂的分度,我国常使用的是把器官脱垂分为轻、中、重3个分度的传统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而国际上多采用bump提出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organprolapsequantitation,POP-Q)分度法,即把脱垂分为了5度[2],该分度法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客观的评价方法。为了规范指导临床实践,《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使用POP-Q分度法对POP做出部位特异性评价。目前ICD-10中的女性生殖器脱垂分级采用的是传统的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但传统的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与POP-Q分度法在分度标准上有一定的差异。编码员如果对两种方法的差异与联系没有一定的正确认识,很容易出现编码错误。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多样化,都影响着手术编码。本文通过分析探讨两种分度法的联系与区别,旨在以后疾病编码与手术编码工作中能够准确编码。1两种盆腔器官脱垂分度的介绍1.1POP-Q分度法POP-Q系统[3]主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