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医药前沿2024年4月第14卷第12期临床护理左心室射血分数21%~66%,平均(55.3±11.0)%;有高血压病史23例,糖尿病史7例,高脂血症史9例,吸烟史17例,术前有心肌梗死病史6例。纳入标准:确诊为单纯冠心病[8]。排除标准:(1)急诊抢救手术;(2)既往有再血管化治疗史;(3)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患者;(4)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5)智力、精神障碍或感染性疾病患者。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针对疾病、治疗开展健康教育,在术前准备过程中密切做好配合工作,保证手术顺利且高效地完成;手术结束之后密切观察年轻冠脉搭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根据医嘱与患者实际需要开展各项护理服务,并在患者出院之前开展出院指导[9]。①心理护理。年轻的冠心病患者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工作和经济压力较大,对疾病和手术没有心理准备,术后能否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未来家庭经济来源、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个人前途等问题考虑较多,发病后经济压力增大,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应激反应[10]。而手术是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治疗方法,对于多数患者而言,其对手术了解不足,会对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生命危险感到担心,产生焦虑、恐惧和紧张的心理状态。此种心理状态可能引发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及冠状动脉痉挛等情况,对手术进程不利。为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在术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尽地阐述手术的整个过程、注意事项、康复相关知识及术后监护和各种管道的使用等。同时,要倾听患者的忧虑,帮助其消除紧张情绪。家属也会感到焦虑,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因此,与家属进行详细的交谈,讨论手术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获得其理解非常重要。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更积极地配合护理,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并提高手术成功的概率。②积极治疗合并症。年轻患者进展为严重冠心病,需要外科干预,大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预计在今后10年内会出现较快幅度的上升[1]。据国家统计数据,心血管病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9年》[2]数据显示,从2020年—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冠心病病死率整体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中,城市地区的冠心病病死率高于乡村地区,而男性的病死率高于女性,此外,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年龄特点逐渐年轻化[2]。年轻冠心病指的是男性发生冠心病年龄≤55岁,而女性≤65岁[3]。近几年,随着年轻冠心病患者逐渐增多,国内对冠心病早期发病的研究报告也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