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年2月第8卷第4期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王国昕(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烟台265600)【摘要】目的:评估肺磨玻璃结节诊断中螺旋CT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11月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定性诊断,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并评估其影像学特征,观察实性成分直径、病灶直径差异。结果:15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经病理诊断良性68例,恶性82例;螺旋CT定性诊断良性66例,恶性84例,诊断灵敏度98.78%(81/82)、特异度95.59%(65/68)、准确率97.33%(146/150)、阳性预测值96.43%(81/84)、阴性预测值98.48%(65/66),Kappa值=0.946,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极好。良恶性结节病灶形态、分叶征、毛刺征、边界、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囊状透亮影影像学特征均差异显著(P<0.05)。恶性结节病灶直径、实性成分直径均大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定性诊断的实施对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根据其病灶直径、影像学特征、实性成分直径等状况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指导后续针对性治疗的实施。【关键词】肺磨玻璃结节;螺旋CT定性诊断;影像学特征;实性成分直径;病灶直径【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4-0103-03肺磨玻璃结节发病率较高,是肺部CT图像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淡薄密度增高影,支气管及血管内纹理呈磨砂状、云雾状[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肺磨玻璃结节可分为良性、恶性,良性主要是以肺部纤维化、炎症为主[2]。肺结节可在一段时间内缩小或直接消失,但存在扩大、转移可能,进而发展为恶性。疾病主要恶性病变为肺癌,晚期治疗难度增加,且预后较差[3]。因此,临床需重视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方便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改善预后结局。手术病理学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金标准,但作为一种创伤性诊断措施,其会对患者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在临床医学发展背景下,螺旋CT的应用更加广泛,具有安全、无创、扫描速度快、准确性高等特点,实施价值高。将该措施应用至肺磨玻璃结节诊断中,可以有效显示良恶性结节的影像表现情况,分析病变的密度及实性成分,进而方便实施针对性治疗[4]。为进一步分析螺旋CT在肺磨玻璃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本文选取2023年1月—11月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进行研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