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37卷第2期2024年1月Vol.37No.2January2024艺术科技中国经济史研究学者全汉昇曾指出,“人类有陶器后,便可过定居的生活”。制陶术的发明对原始时期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陶器不仅能烧煮食物、贮存食物,更是冶炼金属的容器,在烧制陶器过程中积累的高温炼制经验,对人类社会进入青铜时代有重大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又一次飞跃奠定了基础,而女性正是这项技术的发明者。中国陶瓷文化始于母系社会时期,至今已有上万年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辉煌篇章中却鲜少有关女性劳绩的记载。贾方舟曾说:“一个没有能力表达自己经验的群体,必然是一个沉默甚至被埋没的群体。”对中国陶瓷史乃至整个美术史而言,女性一直处于沉默之中[1]。1…背景考察陶器发明之初,原始社会女性用双手塑造泥土制作容器为家庭服务。古代手工技艺的传承以血缘宗族为纽带,而后随着父权制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发明,陶瓷生产方式发生变迁。受“传男不传女”“艺不外传”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父子相传”成为古代陶瓷技艺的主要传授方式。到了明清时期,陶瓷生产规模扩大,家庭式的传承方式难以提升产量,因此“师徒传承”的行帮制应时而生。最早有明确记录参与制瓷环节的女性是明清时期景德镇红店街中出现的画红女工。总体来说,由于社会性别角色和家庭责任的限制,古代女性对陶艺领域的参与相对有限,她们总是被限制在补水、勾勒既定图案等简单的辅助环节中。不过,依旧有极少数女性制瓷者能够在那个时期脱颖而出,为后世陶瓷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她们多为陶瓷名家之后,如清代杨凤年、冯彩霞等。总而言之,那时的女性属于陶瓷制作过程中的边缘角色,参与程度较低。受工作形式和工作种类的制约,尽管大多数从业女性手工技艺较为娴熟,但因本身文化艺术修养不够,所以没有办法也没有机会将个人情感融入陶瓷创作中。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些优秀的女性陶瓷从业者凭借精湛的陶瓷技艺得到关注,也曾有过一些求变的现代性创作出现,但都只处于探索阶段,还未真正形成女性自己的话语与独立品格。进入21世纪,女性陶艺家群体开始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她们用有别于男性的艺术语言,以女性的直觉去描述对生活、生理及社会的理解,并凭借独立的美学品格成为艺术界关注的焦点。艺术根植于社会,是与社会相伴而生的产物,女性陶艺家群体的登场及其话语体系的确立与我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息息相关。论女性陶艺家话语的确立王欣,张芊芊(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