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元光伏缺乏中国参与没有生命力同质化竞争不可取,理性终将回归。文|史伟扬11月13—16日,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双碳新时代绿色新未来”为主题,来自海内外的光伏行业大咖、顶级专家、全球光伏企业精英齐聚蓉城,共同探讨光伏行业发展趋势,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大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了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围绕全球化、产能过剩、新型储能等热点话题发表了看法。国际合作仍是最优解谈及国际国内的行业生态时,刘汉元表示:“欧盟也好,美国也好,都面对着未来二三十年能源转型、碳中和的时间压力。从产业研究的角度,离开现在已经生机勃勃、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规模已经足够大的中国光伏产业的支撑和支持,欧洲的能源转型不太可能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完成。事实上,中国的光伏产业,是在中国政府和各界的努力下,送给世界、送给欧洲最大的礼物。”“人类两三百年工业革命以来,包括欧洲尤其是欧美,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上排放出去的二氧化碳,2/3~3/4以上是他们排放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新兴制造业能够支撑欧洲的转型、欧盟的能源转型,事实上是中国给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产业支撑。因此,我们认为欧盟的政治家们、产业的同行们应该会仔细思考其利弊,尤其是欧盟特别想推动的人类的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管控目标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家实事求是、彼此包容,共同推进人类的能源转型,实际上是全人类最大的现实压力和人类最大的共同需求。”刘汉元补充道。关于中国光伏企业海外建厂潮,刘汉元认为:“全世界的能源转型到目前来看,主要依靠中国制造。中国的光伏制造,在不同环节占到行业全世界份额的80%~95%。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配合人类能源转型、各个地方发展的需要,配合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大家以适当的节奏、适当的形式走出去,在世界上有条件、有比较优势的地方,大家一起就地生产、就近使用,从全球来看是更好的生态。这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TALENTSMAGAZINE2023/1210BUSINESSINFLUENCE|影响力也能够使中国资本、中国技术、中国产业真正参与全球更加均衡的能源转型过程。所以,我们是积极地、乐观地、正面地去评价这样一个过程。”此外,刘汉元还就通威在前沿科技研发国际化合作方面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总体来讲,通威在研发上相对比较开放。我们在强化我们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