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4No.1教学实践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立足英语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明确了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育部2020)。语言能力涉及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旨在强化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语言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同时,《课程标准》还提出了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课程理念,倡导教师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为学生科学设计学习活动。有鉴于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总设计师”的作用,深入解读文本内容,把握英语学科的核心内容,并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科学设计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中,循序渐进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和素养(史彭争2023)。一、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概述(一)英语学习活动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指导理念相比,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以主题意义作为引领,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英语学习活动中,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并由此促进思维、文化等全方位发展(谢冬青2023)。可以说,英语学习活动观以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关注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综合性的提升和发展。(二)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教学路径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应遵循以下路径:第一,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在开展课堂教学前,高中英语教师应聚焦《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围绕单元主题,为他们设计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确保他们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获得综合性发展。另外,在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教师还应就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设计出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使他们在由浅入深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共同发展。第二,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教师应立足单元主题意义、框架结构、语言表达、作者观点等维度,带领学生深层次解读文本内容,全方位把握文本的精髓(谢冬青2023)。第三,整合课程内容。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教师应以单元主题意义探究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整合英语课程六要素,并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案,旨在唤醒其英语学习动机,强化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