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37卷第4期2024年2月Vol.37No.4February2024艺术科技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普事业也蓬勃发展,市面上涌现大量科普产品。科普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普形式,利用信息交互将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近年来受到了游戏研发人员和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许多企业积极投入科普游戏的研发和生产。游戏的目的是娱乐,科普游戏将娱乐这一属性与各类知识有机融合,区别于传统游戏。多样化的知识呈现使游戏不再仅仅被视为易沉迷的娱乐消遣,而是作为全新的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融入社会生活,群众的接受度更高。1…科普游戏行业现状科普游戏是功能性游戏的一个分支。王小明、张光斌、宋睿玲将科普游戏定义为利用游戏的方式来设置或强化学习的过程,让玩家在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获取中,既有激励的梯度感,又有内在动因带来的成就感[1]。2019年3月,由腾讯游戏发起,中国科学研究会支持,理事单位包含盛大游戏、完美世界等头部游戏厂商的科普游戏联盟宣布成立,并于近年发布了数个承载科普功能的精品游戏,如《匠木》《第九所》等。《匠木》是以中国榫卯为主题的休闲益智游戏,利用3D模型,通过点击、消除等简单组装交互,向玩家展示榫卯结构的相关知识,将复杂的知识可视化。《第九所》以我国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等伟大科技项目为背景,采用沙盒建设的自由玩法,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体验平台,让用户参与到科技发展进程中,对民族力量和科技力量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从市场上的科普游戏产品来看,大量科普游戏聚焦于文化科学领域,精品游戏作品稀缺,普遍存在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游戏性和趣味性、游戏玩家留存率低等问题。用户量级小,尚未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难以在市场上长久立足,实现深远的科普教育价值[2]。此外,科普游戏的营收情况尚不明确,但不难看出,相较于传统游戏,科普游戏的受众更少,宣发关注度更低,因此研发团队不得不在商业价值与教育价值、公益性与经营性之间进行取舍。但随着大型游戏运营商的加入,依靠现有的技术和资金优势,科普游戏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2…科普游戏存在的问题2.1…教育性与娱乐性不平衡如何平衡教育性与娱乐性,是目前科普游戏制作者面对的一大难题,部分科普游戏对于知识植入的处理较为古板,通常表现为游戏中的教育痕迹明显、玩家难以进入状态,大段文字堆砌,衔接生硬,看似休闲放松,实则埋头苦学。例如上海科技馆团队开发的《探索鲸奇世界》,设计者参考了商业游戏的奖励机制,玩家需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