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3439/j.cnki.itsc.2023.S1.0792023年増刊(总第281期)丨中国交通信息化331CHINAITSJOURNALVo281S12023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系统韧性提升方法研究陈飞\高晓楓〃,姚俊i李光耀〃(1.苏州市交通运输局,江苏苏州215000,2.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应急指挥中心,江苏苏州215000)摘要:高韧性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可确保交通运输系统在受到突发事件影响时仍具备较强的响应能力。本文以苏州市交通运输指挥中心T〇CC二期为例,从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四个阶段分别提出各阶段系统切性提升手段,力求从整体上提升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系统韧性,加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各地构建高韧性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系统提供经验借鉴。关键词:交通安全;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系统韧性;智能预警;协同指挥;舆情辨识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是交通运输生产安全的最后屏障,在处置“急、难、险、重”等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战略的提出,对新时代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1]。而目前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中,存在重救轻防、重短轻长、各管一段、资源分散等各类问题,直接影响处置能力的充分发挥[2]。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作为一个长期受各种突发事件影响、关系交通运输生产安全、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系统,其系统韧性应得到广泛重视[351。—、"韧性"概念的提出“韧性”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生态学领域,被定义为“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64]。关于韧性的研究经历了从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到演进韧性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其定义也从对“恢复能力、平衡性”的关注转移到对“动态性、共同进化以及学习创新能力”的侧重[8^]。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有学者开始关注其在社会-工程交叉领域的研究Ell]。在城市建设、交通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韧性的槪念也不断被引人作为评估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1213]。由于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系涵盖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具特点、分工侧重不同[14],故其系统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