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前沿2024年5月第14卷第13期临床护理·71·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纳入标准:(1)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2)年龄18~80岁;(3)意识清楚,且处于病情稳定期;(4)认知和理解能力正常,能进行有效交流。排除标准:(1)合并脑外伤、缺血性脑卒中等其他脑部病变者;(2)合并肾、肝、肺、心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3)伴有认知、沟通障碍或既往有精神类疾病史;(4)临床资料不齐全。1.2方法对照组采用脑出血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脑出血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康复锻炼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并向其详细讲解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作用、常见用药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等;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规律休息,并强调其重要性;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病情等,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康复锻炼,锻炼强度由弱到强,方式由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时间由短到长,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出院后常规电话随访,每2周1次,了解患者康复锻炼的开展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与建议。连续干预2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TTM的个案管理干预,即首先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病情等,建立个案管理电子档案,并添加个人微信,与之建立合作、信任关系;然后实施基于TTM的个案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评估。通过一对一、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个体化评估,内容包括评估并确定患者所处的行为改变阶段、评估并分析影响患者康复锻炼行为的重要信息(如生活习惯、疾病认知、康复信念、肢体功能等)、了解患者的康复护理需求和预期康复目标等。(2)计划与实施。根据患者所处的TTM阶段,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①前意图阶段:此阶段患者尚未意识到自身行为问题,或否认自己需要进行行为改变,没有想要开始康复锻炼的打算。干预内容: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正确康脑出血是指因脑部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局部脑组织损伤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1]。虽然患者于急性期系统紧急救治和护理后能稳定病情,挽救生命;但多数患者因神经功能受损而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言语、认知等功能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降低,进而容易出现负性心理、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不良结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回归正常社会活动的能力[2]。目前,早期规范化康复锻炼是促进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的公认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