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基于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赵荣一刘丽平孙真真(郑州市中医院儿科,河南郑州450005)[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2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依照患儿家属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59).对照组行常规慢病管理干预,观察组行基于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症状控制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MARSG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GACT)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症状、活动受限、情感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干预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有助于症状控制,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哮喘;计算机通信网络;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1G7171.2024.03.043][文章编号]1671G7171(2024)03G470G03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儿童为高发群体,其中以5~9岁年龄段人群发病率最高[1].研究显示,支气管哮喘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积极开展系统性治疗和疾病管理,对促进其症状消除及提高生活质量均可起到积极作用[2].临床针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疾病管理,通常以院内用药指导、健康知识教育、定期随访等为主要内容,但患儿居家治疗期间用药依从性常处于较低水平,致使患儿症状控制效果难以达到预期[3].近年来,随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首的多种新兴技术逐渐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应用,并在提高护理质量中发挥突出作用[4].本研究探讨基于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2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依照患儿家属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6~13(9.23±1.75)岁;病程1~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