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叙事类习作教学策略研究申龙(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侨光小学,广东珠海519000)摘要:叙事类习作是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写作教学的重要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第三学段的学生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小学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包括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语言运用在内的核心素养。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创新写作教学已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先简要分析了叙事类习作与核心素养,接着介绍了叙事类习作教学现状,以及叙事类习作的写作技巧,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叙事类习作的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核心素养;第三学段;叙事类习作;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叙事类习作是小学写作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第三学段叙事类习作教学是学生写作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其教学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采用仿写优秀作文的教学模式,学生也缺乏必要的日常积累,所以,学生写出的文章无法达到中心突出、详略得当、叙事完整、描写生动等要求,且缺乏创新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文化修养与审美意识。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教师要深入解读新课标,紧扣核心素养的要求,创新叙事类习作教学指导策略,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叙事类习作与核心素养1.叙事类习作“叙事”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叙述事情”,即用书面的形式说清一件事。为了让别人了解这件事,作者要在叙事时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叙事的“六要素”。叙事类习作是一种通过叙述事情的方式来传达信息和表达观点的文学形式,它通过情节的起伏和人物的行动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通过精彩的描写和真实的对话来表达观点和情感。这就要求作者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在准确捕捉事件细节及人物心理变化的同时,还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将事件描述出来,并通过合理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人物形象塑造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进而将读者引入到故事情节中,以此实现表达情感和观点的目的。对于第三学段习作教学来说,叙事类习作是教学的重要部分。2.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