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023/07中国石化强大精神感召力江汉油田:石油大会战永不停歇的战歌青瓦白墙,绿杉环抱,木窗泥顶,方砖作基,以三间小平房为主体的五七油田会战指挥部旧址,掩映于江汉油田职培中心一隅。墙上的一张张老照片、陈列柜中斑驳的工具仪表、被岁月染得泛黄的资料,在娓娓诉说着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54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会战精神,犹如一盏不灭的灯,照亮着江汉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石油征途。“革命加拼命,拿下大油田”的会战精神,激励江汉人迎难而上、为油拼搏上世纪6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决策。在1969年8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五七石油会战指挥部成立。1969年9月,与许多从全国各地调往会战一线的员工一样,大庆油田研究所的小伙子刘邦埊,接到前往湖北潜江参加会战的调令。离开已开发建设本刊记者雷丽通讯员楚学朋挺进大山深处。江汉油田供图20世纪60年代,五七石油会战初期。282023/07中国石化强大精神感召力10年的大庆油田,去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意味着一切将从零开始。刘邦埊选择迎难而上。那年9月,他坐了七天七夜的闷罐车到达武汉,又坐船沿汉江逆流而上,踏上江汉这块石油热土。会战的艰苦程度出乎他的意料:房子要自己搭,水井要自己挖,路要自己修,实验器具要自己造。他用床板当办公桌、用小木箱当图板,画出第一张井下工具草图。针对江汉地质情况复杂,以及从大庆引入的井下工具、配套工艺“水土不服”的难题,他连续取得100多项科研成果。“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再苦再难也要拿下大油田”,时任3024钻井队指导员孙绍祖回忆。那时,他的家庭刚遭遇了母亲走失、妻子病逝,他承受巨大悲痛坚守井场;材料短缺,物探队员用三根木头架在淤泥中打井;雨季道路断绝、水泥车无法进场,钻井队员借来酱缸搅拌水泥;女子钻井队、女子作业队、女子地震队接连成立,巾帼不让须眉。最终,12.89万人的会战大军,在“房无一间、路无一条”的沼泽地带,历时两年10个月,建成年产百万吨的江汉油田、年加工能力250万吨的荆门炼油厂,发现建南气田、南阳油田。“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的会战精神,激励江汉人自力更生、扎根边远这场江汉石油大会战如火如荼推进之时,正值国家最困难时期,物资极度匮乏,10多万人怎么吃饭成了大问题。1万多名会战将士家属和知青自发组织起来,发扬大庆会战“五把铁锹闹革命”的传统,开荒种地,养猪养鱼,发展农副业,把沼泽荒地变成鱼满塘、粮满囤的“鄂中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