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0期2023年10月《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数据显示:2018年建筑运行阶段能耗1.0×109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1.7%。为降低建筑能耗,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光储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献[1]介绍了储能技术在分布式发电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具体应用模式进行了总结;文献[2]介绍了一个利用蓄电池对大型储能系统进行峰谷电价平抑的案例;文献[3]分析了光伏、储能和直流配电等在低碳建筑能源系统中的技术可行性;文献[4]提出了在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中应用混合储能系统,并以此来更好地平抑光伏出力波动;文献[5]提出了一种用于直流微电网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案,该方案对储能系统功率分配可控性和可调度性提升有积极效果。作为微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装置可有效减少弃光现象,使系统供电稳定性和运行经济性大大提高[6]。合理的储能系统配置不仅能保障系统供电可靠性,还能最大限度地为系统创造收益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筑储能在类型选择、容量配置和装置布置等方面与常规的储能电站有很大的不同,而且目前针对建筑储能的相关标准十分缺乏。目前建筑储能市场中使用较多的是电化学储能技术,其使用规范仍有不足之处[7],储能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以及维护等方面的标准均不完善[8-9]。与大规模的储能电站相比,建筑中的储能系统对安全性、环保性及经济性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建筑集成光储系统中的储能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整个系统的可靠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建筑储能类型选择、建筑储能容量配置和建筑储能装置布置三方面对建筑光储系统中储能的配置和运用要点进行讨论。收稿日期:2023-07-07第一作者简介:田品慧,1997年生,女,河北沧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分布式发电技术、储能方面的研究。建筑集成光储系统中的储能配置和运用要点研究田品慧,朱显浩,朱永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102206)摘要:在建筑中配置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袁可以使其从单纯的耗能建筑向集能源生产尧消耗尧调节功能于一体的载体转变遥为了完善当前建筑储能配置体系袁提出了光伏建筑在选择储能技术时需要把握安全可靠性尧经济性尧环保性等原则袁从建筑储能类型选择尧储能容量配置和储能装置布置3方面介绍了建筑光储系统中储能部分的配置和运用要点遥首先袁根据建筑实际情况选择了合适的储能类型曰其次袁介绍了3种常见应用场景下的电池容量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