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53期交通科技SerialNo.2532012年第4期TransportationScience&TechnologyNo.4Aug.2012DOI10.3963/j.issn.1671-7570.2012.04.001收稿日期:2012-03-12基于水平双向作用耦合曲线梁桥地震响应分析曾凡林李海霞(1.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深圳518003;2.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深圳分院深圳518048)摘要以深圳市某互通立交匝道桥工程为背景,针对曲线梁桥地震响应的复杂性,运用大型结构分析程序Midas/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动态时程法对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水平地震动单向输入、双向输入时墩梁固结曲线梁桥的地震响应差异,提出墩梁固结曲线梁桥抗震设计要点。关键词曲线梁桥水平双向时程分析抗震设计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和城市立交桥大量兴建,受线形、用地等限制,曲线梁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立交工程中。曲线梁桥是陆路交通枢纽要道及咽喉,在震后抗震救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交通作用,因此对曲线梁桥进行地震效应分析是必要而紧迫的。1971年9月,在美国SanFernando地震中,GoldenState高速公路接近完工的SR14/I5立交枢纽的落梁破坏,拉开了学者对曲线梁桥抗震研究的大幕。1975年,W.S.Tseng等对SR14/I5曲线梁桥的破坏机理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主要研究曲线梁桥的伸缩缝、横向挡块及桥墩动力反应等,对曲线桥梁的抗震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1]。1999年,A.Zureick总结了前人对水平曲线桥梁的研究,指出对于各方面的研究未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强调研究成果还太少,尚不具备编制曲线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条件[2];2008年,滕军等对高墩小半径曲线梁桥采用反应谱分析及两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确定曲率半径和墩高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3]。2010年,王东升等以汶川大地震中严重破坏的回澜立交为例,分析了曲线梁桥震害和破坏机理[4]。1计算理论及时程动力响应方程在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中,一般采用有限元模型(FEM)对原型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数学描述,即将结构离散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单元,然后建立地震振动方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对任意一个线性多自由度结构,当单维或多维地震动沿任意方向输入时,结构的运动方程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