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凭什么赚钱?储能+海外。文|本刊记者张延陶连亏四年,一朝翻身。国轩高科曾头顶“国内动力电池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却因执着与磷酸铁锂技术而错失行业发展红利。如今国轩高科卷土重来,凭借储能与海外业务的突飞猛进实现扭亏。但随着电池企业纷纷加码储能业务、“中国威胁论”在海外市场甚嚣尘上,国轩高科仍然面临挑战。赚钱。国轩高科凭什么?储能业绩爆发牵手。近日,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与南网储能科技在合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等应用场景深入开展储能项目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展储能项目投资建设、新能源项目置换、储能项目开发和储能设备采购等业务。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94GWh,同比增长120.5%,预计2023年全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45GWh,同比增长59.61%。由此可见,全球储能市场正处于上升通道。而2023年上半年全球储能出货量TOP5企业均为国内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和鹏辉能源,出货规模均在6GWh以上。储能的火热反衬出国内电池企业拓新的决心,但同时也是激烈竞争下的无奈之举。通过盘整上半年各家电池企业的半年报,不难发现,虽然营收增长,但由于动力电池内卷加剧,众多企业的毛利率增幅远低于营收增幅,下行趋势隐现,这其中更不乏孚能科技增收却亏损的案例。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3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52.1GWh,累计同比增长38.1%。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持续增长,动力电池热销成为理所应当的现实。但国轩高科的毛利率为15.35%,同比上升0.93%。包括国轩高科在内的电池企业都在红海中激烈博弈。价格战不可避免的展开。由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回落,但部分车企仍在消化之前采购的动力电池库存,在订单方面并不积极,甚至退掉了之前“超订”的订单,动力电池企业为了保住客户,即便是薄利甚至是亏损,也得继续供货。反观国轩高科,根据半年报显示,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当期实现营收104.78亿元,同比增长58.56%,占总营收的比例为68.76%。但毛利率微增,相比于2022年上半年,公司动力锂电池业务毛利率从12.49%提高到13.22%。毛利率的增幅虽然与宁德时代仍存差距,60TALENTSMAGAZINE2023/12CAPITAL&FINANCE|金融资本但是在价格战的格局下,也属不易。值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