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esteachers@163.comTel:027-87158992ENGLISHSQUARE收稿日期:2023-11-3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石油术语隐喻翻译□张颖[摘要]本文分析了石油术语中的隐喻现象,以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运用到石油术语隐喻的翻译中,旨在使译文符合读者的期盼,达到最佳关联。[关键词]石油术语;关联翻译理论;直接翻译;间接翻译;隐喻[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13-0044-04作者简介:张颖,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程度低、生活环境受限,在给一些物品命名时,他们只能借助熟悉的、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东西来命名,这也就导致石油术语中含有大量的隐喻现象。石油术语的喻体通常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人体器官;二是动植物;三是其他物品词汇。2.1以人体器官作喻体的石油术语人是动作的发出者,是石油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石油工业中存在着大量的以人体部位为喻体的石油术语。例如,backbonepipeline(干线)是石油工业中油气集输系统的主要管路,backbone意为脊骨、脊柱,是人体的支柱,在此处作为喻体出现;ear在石油工业中指固定在大型机械设备上,起吊或者搬运前穿过钢丝的吊钩,也就是汉语中的“吊钩”,此处ear为喻体;liftingeye在石油工业中指安装在设备上用来起吊的受力构件,此处eye为喻体;fingerboard装在井架二层台处,用来靠放钻杆(铤)立根,因形似手指,得名“指梁”,此处finger为喻体;bittooth是指在钻头头部、可以咬合的牙轮,在汉语中被译为“钻头牙齿”。同样以人体部位为喻体的还有:neck(脖子)——necksofpore(孔喉)、feedingneck(进料口)、neckgrease(轴颈用润滑脂);head(头)——tubinghead(油管头)、wellhead(井口)、wheelhead(砂轮头)、headwell(间歇自喷产油井);1关于隐喻的研究隐喻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隐喻这一概念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对隐喻的研究都侧重于修辞学方面的研究。1936年,理查兹(I.A.Richard)在ThePhilosophyofRhetoric一书中提出了本体和喻体的概念,把对隐喻概念的研究从单一语言修辞领域拓展到思维认知领域。20世纪80年代,莱考夫(GeorgeLakoff)和约翰逊(MarkJohnson)在此基础上对隐喻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借助一个概念域去理解另一个概念域,是从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