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与饲料2024年第5期羔羊口膜炎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惠吉峰,李鲁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山东日照276800摘要羔羊口膜炎是养羊业中较为常见的1种传染性疾病,俗称羊口疮,由1种副痘病毒引起。该病主要以断奶前或断奶后14~20日龄的羔羊最为易感。疾病感染后,羔羊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唇水肿、化脓、糜烂和结痂等。在发现该病时,如未能及时治疗,不仅会造成羔羊病情恶化,还会导致其口齿肿烂,无法吃奶,最终因机体衰弱而亡。目前,针对该病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对羔羊进行疫苗接种和中西药结合治疗,同时加强羔羊的日常饲养管理。若发现异常羔羊要及时进行中、西药对症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羔羊口膜炎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关键词羔羊;口膜炎;预防;治疗措施羔羊口膜炎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其中原发性口炎多由外伤引起,继发性口炎则多发生于羊患口疮、口蹄疫、羊痘、霉菌性口炎、过敏反应和羔羊营养不良。羔羊口膜炎在我国多地均有发现,其中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较为常见。羔羊口膜炎由副痘病毒引起,主要为接触性传播,对羔羊危害严重,是1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感染该病时,羔羊初期嘴角开始腐烂,并慢慢蔓延至整个嘴唇,同时唇部会出现泡疹,病情严重时,整个口腔都会发生肿胀、溃烂,致使羔羊无法采食。羔羊口膜炎传染性较强,发病率高,平均死亡率为1%~15%。2022年,石河子周边地区羊口疮调查抽检结果显示,该地区羊口疮核检阳性率为5.12%。福建宁德地区检测结果发现,羊口疮病毒感染率为14.63%~33.33%,平均感染率为25.99%。此外,陕西部分地区羊口疮抗体阳性率更是高达71%[1]。2023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某规模化养殖场的检测数据表明,该场羊口膜炎发病率为16%[2]。这表明我国不同地区都存在羊口疮的流行,疾病一旦暴发,将会给养殖户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羔羊口膜炎病因复杂,发病原因主要是羔羊采食了潮湿的露水草,嘴唇受伤、流血并被病毒和细菌感染而引发。同时,一旦病羊出现,将会作为传染源,在羊群中造成大规模传染、传播[3]。2主要症状在感染初期,羔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沉闷、食欲下降,采食困难,口唇外有白沫、略微伴有焦躁不安等;感染中期,病羊口温升高、唇部肿胀、精神状态较初期进一步下降;感染后期,羔羊口唇带水珠,伴口涎流出,而且有泡沫出现等现象。此时,羔羊食欲几乎废绝,若不及时医治则会诱发死亡。当疾病后期,检查病羊口腔时,可见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