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亮,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栽培技术研究,电话:0578-2028376,E-mail:jywlljn@163.com*通信作者:钟洋敏,女,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蔬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电话:0578-2028370,E-mail:zhongyangmin2021@126.com收稿日期:2023-03-20;接受日期:2023-06-12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LTGN23C150006),对标欧盟肥药双控专项(NLKY201304),丽水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ZDYF03),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C02053)doi:10.19928/j.cnki.1000-6346.2023.3046茭白药害症状及诊断王来亮钟洋敏*周大云(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323000)除草剂、杀菌剂等使用不当会对茭白产生药害,轻者减产,重者绝收,通过田间实地测定法观察了常用的10种除草剂和3种杀菌剂在茭白上的药害症状表现,并根据症状表现探讨药害诊断方法,制作药害诊断导图,为预防茭白药害及开展药害诊断提供依据。在农业生产中,除草剂、杀菌剂种类选择不当,或药液浓度过高、高温下施药等都会对作物产生药害(贾小霞等,2022)。如除草剂甲磺隆会造成玉米叶片变黄、幼苗丛生,草甘膦会造成植物叶片发黄或变紫、植株畸形,2,4-D会造成玉米、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幼叶不能展开、根茎膨大、筛管堵塞(张维俊等,2021a,2021b)。同一种药剂在不同作物上的药害症状表现也不完全相同,如三唑酮在水稻上的药害症状表现为生长点停止生长、不能正常抽穗等(黄世文等,2022),而在茭白上表现为植株矮缩、生长点坏死、不孕茭等(马雅敏等,2021),这为药害识别诊断增加了难度。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种植效益可观,在长江流域以南广泛栽培(陈建明等,2016)。茭白对多种除草剂、三唑类杀菌剂较为敏感(李春晖,2012;马雅敏等,2021),茭白产区药害事件时有发生,轻者减产,重者绝收,给茭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陈建明等,2016)。为此,笔者通过试验观察了常用的10种除草剂和3种杀菌剂在茭白上的药害症状表现,并根据药害症状探讨药害诊断方法,旨在为茭白药害诊断提供依据,以期减少茭白药害事件的发生及因药害造成的生产纠纷。1试验方法试验于2022年4—7月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王弄村茭白基地进行。采用单季茭一年双收栽培方式,供试品种为美人茭,2021年10月定植,株距40cm,行距80cm。采用田间实地测定法,试验共设13个处理,即每种药剂为1个处理,另设1个清水对照,每处理20墩茭白。在植株8~9叶龄期使用手动喷雾器进行药剂叶面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