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80342)第一作者简介:黄显壮ꎬ男ꎬ主治医师ꎬ医学硕士ꎬ研究方向:结直肠癌ꎮE ̄mail:493188017@qq.com▲通信作者:黄海舸ꎮE ̄mail:hhgliusha@163.com[本文引用格式]黄显壮ꎬ黄海舸ꎬ吴妮娜.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ꎬ2024ꎬ52(2):178 ̄182.黄显壮1ꎬ黄海舸2▲ꎬ吴妮娜1(1.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ꎬ广西百色533000ꎻ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东院区普通外科ꎬ广西百色533000)【关键词】直肠癌ꎻ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ꎻ诊断ꎻ影响因素ꎻ预防及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3+7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3 ̄1383.2024.02.013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ꎬ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2位ꎬ病死率居第4位ꎬ且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ꎮ目前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仍是外科手术ꎮ随着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腹腔镜设备的更新换代ꎬ腹腔镜下的括约肌间切除、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经自然孔标本取出技术等手术方式不断发展ꎬ使得腹腔镜保肛直肠癌根治术也不断发展[2]ꎮ手术保留了肛门ꎬ但70%~90%的患者术后出现排便频率增加、排便窘迫、排空障碍、大便失禁等一系列症状[3]ꎮ这些症状持续数年至十几年ꎬ甚至终生ꎬ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功能和社交功能[4]ꎮ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anteriorresectionsyndromeꎬLARS)发病率高ꎬ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并发症ꎬ但临床医生对LARS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和治疗方式的认识不全面ꎬ不重视ꎮ本文主要对LARS的诊断、影响因素、预防及治疗进行综述ꎮ1LARS的定义与诊断标准国际共识将LARS定义为直肠切除术后肠功能紊乱ꎬ导致生活质量下降ꎬ主要影响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社会和情感功能领域[5]ꎮ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失禁及排便障碍等ꎮ一般认为LARS是暂时的ꎬ通过后期不断适应和锻炼ꎬ症状在1年内是可以消除的ꎬ也有报道称术后18个月LARS才能改善ꎬ然后保持稳定长达3年[6]ꎮLARS的诊断是以评价工具量化后做出的ꎮLARS评分表包括排气失禁、稀便失禁、排便次数、里急后重感、排便急迫感5个指标ꎬ其敏感性(72.54%)和特异性(82.52%)较高ꎬ能够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