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仓储与配送管理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编制单位:商贸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企业管理采购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技术平台课前导课程后续课程承前启后《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技术平台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开设时间:2年级上参考学时:48学分:3一、课程定位及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技术平台课。开设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48课时,占3学分。《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前导课为《企业管理》、《现代物流管理》、《采购管理》等,后续课程为《物流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在整个专业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定位见图1。图1《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定位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在设计过程中,通观考虑连锁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等对储配知识的需求特点,结合物流师职业等级考试对储配知识及技能考核要点,力求将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总学时设计为48课时。(1)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以是否具有相应的仓储管理实务实践能力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2)本课程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培养职业技能”等三个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仓库建设规划,储配作业及其过程管理,库存控制及配送路线优化等模块设计学习单元,按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子项目,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3)具体学习项目设计的基本依据是:一是“认知仓储管理基本知识、理解仓储管理基本方法、训练仓储管理实务工作的基本技能、运用仓储综合实务方法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仓储管理实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4)按照“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层次性、趣味性”的教学组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开展仓储与配送工作流程的各项基本业务,掌握现场组织、仓库规划、成本核算、库存控制、仓储作业、配送作业、配送路线优化、信息技术应用等各项岗位技能。本标准对不同目标采用明确且不同的行为动词描述,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