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STUDY42中国物流与采购2023年第7期基于OBE理念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为例■文/陆会娥吴英(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六安237011)摘要: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高职教育肩负着为我国实体企业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正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学情的转变发生着变化。本文基于OBE教学理念,以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为例,探索提升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一个完整的课程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机制,让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落实国家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政策。关键词:OBE;高职;教学改革;学生中图分类号:G712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将以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现代物流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为主线,深入推进现代化物流提质、增效、降本。物流业的转变必然带来新技术的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对物流人才的素质需求也会随之改变。储配活动在物流活动中占有核心位置,是物流新技术和新模式应用的主要领域,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储配人才,是《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要解决的根本问题。面对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和学情的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有计划地组织课程教学,引导和辅助学生学习[2],适应目前线上线下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成长。基于OBE理念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路径如图1。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社会需要”是高职教育的基础,“应用”是高职教育的目的,沿着这两个根本原则,进行《仓储与配送管理》的课程改革,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使课程的实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社会需要”和“学情”之间的关系,学情基础决定了所教与所学能不能“应用”。教师要转变过去“社会需要”即应该是所教所学的思想,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和本校学情,在OBE理念下,结合学生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长。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教师是主角,讲授法是主要教学方法,课前教师只要把握好本次课重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需求和学情,围绕高职《仓储与配送...